網頁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以下資料來源: http://www.wjy.org.tw/j20r/cus2/exc/Cc2a02.do?dc_btn_0=Func_Detail&dc_id_0=20120605141658766&dc_currentpage_0=

圖片來源: http://www.pochild.org.tw/
發表單位:高雄市博正兒童發展中心
發佈日期:2012-06-05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主任 邱先富/高雄市博正兒童發展中心

從事教育工作五十幾年,對教育孩子有不同的見解。孔子早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三字經》裡首先講「養不教,父之過」,然後才是「教不嚴,師之惰」就是這個意思。中國有句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教育的方法有三種:一、境教:是環境,情境的教育。二、身教:以身作則。三、言教:立下嘉言對孩子的教育,有以下三種建議:

1.當孩子一輩子的貴人:
  要學習如何賞識我們的孩子,俗話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要知道如何賞識我們的孩子,我們作父母的即可為自己創造的生命永遠自豪,進而幫孩子邁向人生的高峰。

2.讓習慣成為您孩子的好幫手:
  常提醒家長命好不如習慣好習慣,要塑造一個人的個性,而個性又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如何幫孩子養成充滿慈性正面的思維與態度貼心的行為等良好的習慣,乃是父母親重大的責任。

3.營造一個天堂般的家庭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又不如境教。孩子美的氣質,來自美的生活環境,和優雅的教育歷程。唯有提倡三聲: 歡笑聲、讀經聲與唱歌聲,方能讓家庭變為人間的天堂。

孩子靜不下來、不守規矩,到底該如何教?
如果教孩子以棍子為師,或是家長只知一味打罵責備孩子,非但原先的困難沒獲得改善,可能因錯誤的教導方法更加深了其他併發症的可能性。更何況打得了一時,打不了一輩子,愈打問題愈大

家長應該清楚行為設定,一致的獎勵處罰(非體罰)原則。過動兒需要的是以耐性、愛心為基礎的清楚規範原則的教育,尤其父母親的教養態度應該一致,不要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考驗過動兒辨識臉色的能力,會增孩子的混淆,無法貫徹建立遵守行為的習慣。

  教導過動兒的方法是抓住大方向,將目標分成輕重緩急實施。大人不需要特別強調形式上的要求而每事管,例如,一定要端座在椅子上寫功課,這種情形下,認得字比 端坐重要,所以應把重點擺在認字上。又如在學校,不發出聲音比無聲的東摸西摸不干擾別人更好,因此行為的要求是前者而非後者。很多家長老師以為孩子乖乖坐 好就是專心,事實上對過動兒來說,是貌合神離的評量標準。因為過動兒不動時可能仍不專心,神遊去了,而身體在動的過動兒,可能卻是專心的在思考題目,但是 他不能控制身體不要動。

  認識兒童的特質,並給予正確的教養態度,勢必會扮演好的親職角色的。

 

沒有留言:

週訪客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