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對症下藥』的療育處置

以下資料來源:  http://www.wjy.org.tw/j20r/cus2/exc/Cc2a02.do?dc_btn_0=Func_Detail&dc_id_0=20110523110127344&dc_currentpage_0=

發表單位:桃園縣私立天使發展中心
發佈時間:2011-05-23 11:01:27

『對症下藥』的療育處置
   大家都知道如果烏龜和不貪睡的兔子賽跑,誰會贏呢?如果烏龜和兔子賽跑的項目是游泳,那又是誰會贏呢?身為一位治療師,我眼中所看到的身心障礙小朋友都是獨 特而不相同的天使,就跟你、我一樣,每個人都有不相同的特質與人生的使命,如果硬要拿世俗的標準去衡量,評價一個人,而標準又是較多數或是喜歡貼人標籤的 人所制訂的,那是何等的不公平。
身 心障礙小孩的心靈世界可是單純多了,除了不太適應外在環境而感到害怕外,不論外在環境所給的刺激是好是壞,他們都照單全收,孩子收到好的刺激,得到好的學 習環境,可幫助他們自主、獨立,享受更多生活的樂趣;孩子受到不好的刺激,處在不適的環境中,他們也會毫無怨尤的持續依靠會關懷他們的人,繼續耗費社會中 有限的資源。所以,如何讓和我們一起生活於社會中的弱勢孩子,得到應有的學習尊嚴,拓展獨特優勢技能的學習機會,並減輕照顧者、教育者、醫療者的負擔以及 社會資源的耗費,是我們這群『兔子』應有的責任。

套 一句醫療用語『對症下藥』是大家都清楚明白的事,想像一下〝吃錯藥〞有何後果,對身心障礙兒童而言,診斷名稱是醫療人員給予暫時的疾病標籤,並非是症狀, 然而要對障礙兒的病症下藥是要用心的,因為幾乎每一個孩子的症狀都不相同,影響的變數有可能包括孩子的認知、語言、情緒、知覺動作能力、體能、身體體積大 小等差異,以及也許是照顧者媽媽的心態,也許是決策者或資助者爸爸的觀念,種種的干擾因素都造就即使有相同診斷名稱卻有不同病症程度的小孩。
因 此,在此科技進步的年代,醫療、教育專家是否仍把他們看成是一樣學習緩慢的『烏龜』,而仍以相同一致的處置手法、技術在對待他們呢?未整合的專家們是否仍 秉持各自專業的尊嚴與傲慢,心虛的在解讀障礙兒的問題呢?這現象猶如不同瞎子摸象,而有不同見解一樣,搞得家長一頭霧水,進而否定對專業的信任,與孩子相 處最久時間的家長們,是否真正瞭解自己孩子的療育需求呢?對他人好意相『報』的療育訊息,家長是否按耐得住急切的心情,先思考判斷能否符合孩子的需要呢? 還是一切都由父母做主張呢?
    對 『症』下錯藥,只會徒增孩子的痛苦,讓病症變得更複雜,醫療、教育專業人員若不摒棄『本位』,若不放下身段以同理心去思考『顧客』的問題,終將失去這群還 不會清楚表達自己需求的『衣食父母』;障礙兒家長們若不靜下心多尋求專業意見,並發揮智慧判斷以瞭解自己孩子的需要,也會讓自己甚至家庭陷入更混亂、更弱 勢的狀況,屆時社會救助資源見不到成效而日益短缺,將不是弱勢孩子、家庭之福。                                    

沒有留言:

週訪客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