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多感官療育之個案報告-2010台大職治系國際研討會

以下資料來源: http://www.wjy.org.tw/j20r/cus2/exc/Cc2a02.do


發表單位:台南市瑞復益智中心
發佈時間:2011-02-10 14:41:03



文:安南早療組洪偉誌職能治療師、黃璨珣復健督導、安南早療組施美英組長
投稿形式:海報展示

研究相關背景:
  『多感官』一詞始於七零年代末期的荷蘭,一開始運用於銀髮族;爾後運用於兒童方面:透過增進或降低放鬆程度、情緒和幸福感,反映出多感官治療對於警醒度的影響,同時也可能奠定許多適應性行為的基礎Hogg et al 1999。以職能治療的觀點來說,多感官療育,除了提供增加學員學習動機的物理環境外,對於感覺動作、認知、情緒管理方面能力的整合,給予我們介入的另一個新選擇。

目的:
  國內、外各機構發展多感官療育已經行之有年,療育內容大多以滿足個案刺激、增加情緒穩定度為主,本研究的內容除了上述療育的介入外,更由提升個案認知能力及改善行為問題方面來著手進行。

個案問題:
  個案年齡四歲,診斷為極度多重障礙。個案平常需要強烈的前庭覺、觸覺、本體覺刺激,一旦未獲滿足時會以頭撞牆、咬人的行為來表示;用餐時間需協助餵食,午休時間偶有入睡障礙,還不太會上下沒扶手的樓梯。

職能治療評估及處置:
職能治療:
1) 可用電動按摩棒按摩口腔來提供刺激,減少咬人及亂咬東西的頻率。
2) 提供個案適度的前庭刺激,之後給予的量再逐漸減少。
3)給予各式的活動來促進整體的發展。
教育:
1)將不同形狀放入適合該形狀的空間。
2)接住球。
3) 東西不在平常放置的地方會持續的尋找。
4)指一個東西、人或事件。
多感官療育的介入:
1) 泡泡管的使用:情緒穩定/認知(按按鍵後變色)。
2)光纖管:情緒穩定。
3)葉形搖椅:前庭覺刺激。
4)聲光玩具:引起動機進而引導認知。
5) 豆豆袋:取得另一物的提示物/攀爬物 。
6)聲震系統:情緒穩定及感覺刺激。
7)沙漏:認知(給、模仿治療師動作)。

結果及討論:
  接受一年的治療後,目前能力提升的部分為:
1)可聽從簡單的指令:如把東西給我。
2)可執行一個步驟的指令:去拿小豬。
3)可利用一物來取得另一物。
4)自我刺激的量有明顯減少。
5)未獲滿足時的撞頭、咬人頻率減少。
6)可不扶物爬上豆豆袋。
7)挫折忍受度的提升:會再一次的嘗試

沒有留言:

週訪客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