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心理衛教★: 學齡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里程(下)

標題    學齡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里程(下)  
作者    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日期    2007/6/30
   

三歲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會出現一種無聊時刻,那時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不見得想要大人陪他做什麼,書也翻過了、玩具好像也都玩夠了,所以就這樣一個人走來走去、東看看西看看,偶爾問問大人在做什麼。如果這時來了另一個或更多個孩子,家裡的一切又變得好玩了,原本已經打入冷宮的玩具突然變成了搶手貨,別人手上的那個好像總是比自己的這個好玩,於是在一旁的大人要不時提醒「要輪流」、「用交換的」…,其實這正是有玩伴比有玩具好玩。慢慢地,孩子發現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樂趣,會幾個人把共同喜歡的玩具湊在一起玩,彼此獻寶。在進入小學前,多數孩子已經學會如何和同伴共商大計、約定玩法,所以即使沒有什麼玩具,只要有遊戲規則,凡是聽懂且願意遵守的人都可以加入,於是一陣嬉戲之後,下午在公園裡才剛認識的新朋友們,傍晚回家前還會相約明天再一起玩呢!

讓我們來看看,在孩子的小社會裡發生了什麼事:


三至四歲
• 主動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中,開始有互動(例如:充當撿球員,會等哥哥踢球後再跑去把球抱回來給哥哥)
• 願意分享玩具,指導下會與人輪流玩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本能性地動手防衛/攻擊(例如:玩具被搶時會用力搶回來;被打時可能會哭,也可能會直接抓住對方的手咬回來)
• 開始玩有角色及情境的遊戲,可以演出來(例如:自己當媽媽,幫熊寶寶洗屁股、換尿布、穿衣服;或假裝自己是爸爸,轉動方向盤開車、加油…)

四至五歲
• 可以與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且互動更多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找大人協助(例如有人搶玩具或打人時會大聲向老師告狀)
• 情境扮演的遊戲已經可以演得很真,注意到細節、時間與空間關係(例如假裝在超市購物,先將不同物品放入推車、走到桌子(收銀台)付錢找錢、東西放進購物袋後提回家(沙發)、假裝坐著吃光、再去買)
• 喜歡充當角色且可以做些不同的裝扮(例如小女生喜歡學媽媽化妝、穿裙子或高跟鞋;小男生手臂套上圓筒、拿著長棍當武裝戰士)
• 有興趣探索性別差異(例如會問女生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五至六歲
• 會選擇朋友(例如在幼稚園會主動找特定小朋友玩;會說誰是好朋友)
• 玩些簡單的桌上遊戲(例如:拿遊戲王卡比點數輸贏)
• 玩競爭性的遊戲(例如:各拿一個桶子,比賽看誰的桶子先裝滿沙子)
• 加入需要與其他孩子合作的遊戲,包含一起訂出公平的遊戲規則及角色分派(例如想玩的人分成兩組、輪流派人猜拳比輸贏、輸的被抓走、雙方可以一命換一命把人救回來、最後沒人那組就輸了)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訴諸規則,甚至運用同儕壓力(例如有人被抓到卻總是不承認時,可能會有人提議說「他犯規,他一直這樣,大家都不要跟他玩好了,退出退出退出…」)

(原文刊載於96年6月30日聯合報E2版:孩子在小社會裡 遊戲...成長)

沒有留言:

週訪客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