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淺談兒童認知與語言發展

 以下資料來源: http://www.rehcare.com.tw/txt/s3.htm

愛鄰復健科診所 趙乃倬 語言治療師

兒童在語言發展過程中有其一定的程序,而認知與語言的關係雖有爭議;
有人認為認知結構先於語言結構、
或認為語言與認知在不同的發展層面上有特定的關聯性、
或有些人強調某些認知能力是語言習得的先決條件但非充分條件。

Piaget(1952;見 Strong1983)的理論認為語言是認知的符號系統,相信一個人必先有某些基本的認知能力才能發展出語言。Bates的理論主張語言與認知在整體上並無關聯性,而是在不同發展層面有特定的關聯性,稱之為部分對應(local homology)模式(見Christenson,民76b;Thal 1991)。語言發展需有定量的認知能力,但光有認知概念卻不足以發展整個的語言,二者實為相輔相成(Williams,1984)。對語言發展異常的兒童而言,不論偏向何種理論認知能力的訓練,皆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認知模式的發展從幼兒一出生開始所接觸到的、把玩的、眼光注視的周遭事物,慢慢地理解,逐漸發展出認知模式,將所接觸到的事物關聯起來,並將舊經驗與新事物相互融合應用,若發現前後有所不同則設法修正,進而發展出另一新的認知模式,有了認知模式為基礎,漸次再發展出各項能力。

而語言的發展必須經驗感覺動作的操作,當這些操作動作內在化時,才容易發展出語言這種象徵性的符號行為。也就是說認知是由於感覺動作行為的內在化,將認知的一種象徵系統轉化成為語言,是故必須有足夠的活動或遊戲經驗,由「行為」進入「認知」,促成象徵性思考的產生與應用 (Piaget1952;見Strong1983)。

以上概略地說明認知與語言之間的關係。在實際上認知該如何訓練呢?主要的訓練方式為何?其實是非常生活化、也非常容易瞭解的,簡單的說就是鼓勵兒童玩弄各種物品或玩具,多接觸各類環境刺激,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或物;就是要兒童多聽、多看、多接觸、多說話。幼童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尤其是在遊戲中學習;例如玩玩具、電話遊戲、堆積木、丟球、模仿替娃娃穿衣服、餵娃娃吃或喝東西、玩小汽車、玩角色扮演遊戲,甚至讓孩子玩弄日常生活常用物品(不具危險 性或在成人指導下),當兒童從遊戲當中學習玩具玩法物品的用途或使用方法時,便可一一由簡單的認知著手,逐漸加深玩法或程度,可依兒童能力之個別差異, 訓練各項認知概念(Ruder,Bune&Ruder,1984)。

在訓練時可有下列機種方法著手(鍾玉梅,1995)包括
(1)相同物品配對
(2)相同圖物配對,
(3)相似圖物配對,
(4)揀選同類物品,
(5)依物品功能分類
(6)依形狀、顏色、大小、質地歸類,
(7)將不同者挑出,
(8)相關物品或圖片之配對,
(9)順序概念等。

在以上幾項認知訓練當中,順序概念與語言關係最密切。因語言本身具有順序性和時間性,不論是在語音、文字、字詞上都有一定的順序,和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有很密切的關係,順序不對即會發生溝通的困難,甚至在生活環境上也有關聯,讓兒童知覺到環境秩序與順序,並使其同時發展語言的順序概念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順序概念的訓練項目包括
(1)物品、積木、配合顏色、形狀等的順序排列
(2)連續動作遊戲;如唱歌並且作動作摸頭、肩膀、膝、腳、趾,
(3)聽覺順序;如一之順序打鼓或拍手,
(4)建立簡單聽覺記憶;如遵從簡單到複雜的指令,
(5)視覺順序;如排列順序性圖卡或故事圖片、表演或依序敘述連續圖片內容等。

待兒童認知能力有一定的程度並同時給予大量的語言刺激,其內在潛能才有辦法轉碼成表達性的語言。


參考資料:
語言病理學基礎第九章,鐘育梅著,心理出版社。
語言障礙與矯治,林寶貴著,五南出版社。
如何克服溝通障礙,劉麗容著,遠流出版社。

沒有留言:

週訪客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