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心理衛教★: 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標題:  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作者:  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日期:  2007/1/26
   
現在許多家長都聽過早期療育,幼教老師也會主動建議一些孩子就醫,但有時候醫生也看了、評估也做了,為什麼只是要家長回去再觀察,過一陣子再來追蹤?

有些家長聽到「再觀察」、「再追蹤」,可能會覺得鬆了一口氣,以為這表示「沒問題、不要緊」;有些家長可能感覺無奈或著急,覺得怎麼得到一個更不確定的結果。其實,聰明的家長應該要進一步問清楚下次再觀察追蹤的原因及重點為何。無論是否已經確認診斷,都可能採取再觀察/再追蹤的處置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形:


(1) 家長可能對嬰幼兒發展的認識不足,缺乏其他兒童作為比較參照的標準,或是本身對孩子的敏感度不足,因此產生不適當的期待或過度擔憂。
建議再觀察或許是提醒家長不要操之過急,需耐心等候孩子達到生理的成熟並有生活經驗的累積。例如:
‧晚說話。如果語言治療師評估後認為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家長則不用太緊張。
‧說話不清楚。一般說來,某些構音(例如捲舌音)需要等孩子大一點才說得準。
‧沒有日期時間觀念、不會算術。如果孩子對於日常生活中較具體的快慢早晚、數量多少、大小、相同一樣等都還是糊理糊塗,那家長就先不要急著要求孩子理解時間、空間、符號運算等抽象概念,等孩子認知成熟度夠了,教起來事半功倍,孩子學得也有成就感。

(2) 若是評估時發現孩子可能因為生活環境中的學習刺激不足,或是照顧者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探索與練習嘗試的機會,則會建議家長改變部分教養方法,或讓孩子先上學一段時間後再追蹤孩子的發展及進步的潛力。

(3) 一般孩子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讓大人困擾的行為,例如吸手指、不能吃的東西也放進嘴巴咬、搶玩具、挑食…,就醫後通常會建議家長一些行為處理技巧,因此需要回家實行一段時間後,再追蹤問題行為出現的時機、頻率、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是否改善。

(4) 問題雖然實際存在,但在某些情況下,等待是為了選擇較適當的治療時機。
例如:
‧嬰幼兒營養與體重都已足夠,或兒童肢體骨骼發育達一定程度時才進行手術
‧孩子能被訓練,不會亂扯破壞時,才能配帶眼鏡或助聽器來矯正視力或聽力
 ‧等孩子說話多一點,詞彙與句子表達更豐富時,再矯正發音不清楚的問題

(5) 不論是在醫療、教育或社會福利方面,都會有資源供不應求的時候,雖然每個家長都愛子心切,都希望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但餅就是那麼大時,也只能綜合考量孩子問題的嚴重度、急迫性、治療成效等因素,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來分配資源,或是協助資源轉銜。也因此,治療專業人力與空間不足時,雖然孩子評估後需要治療,但可能只先列入等候名單,藉著輪替方式,每個孩子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先暫停數個月或半年,讓等候名單中的孩子排上來。所以,如果家長能配合如期回診,不但可以追蹤孩子發展情形,在未來資源可得時,也有機會即時獲得相關資
訊。

(原文刊載於96年1月26日聯合報E4版: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沒有留言:

週訪客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