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及圖片來源: 國語日報網站
日期: 2008/11/1
◎報導‧攝影/陳壁銘
就讀臺北縣信義國小五年一班的李翎瑋,是個早產兒,不到七個月就出生了。她一出生,就被救護車送往馬偕醫院,待在保溫箱延續生命。她曾經一度黃膽嚴重,進行輸血,也因為伴隨輕微腦性麻痺,直到兩歲才學會走路。從此,她必須展開漫長的復健歷程,辛苦的向命運挑戰。
李翎瑋的媽媽說,因為生長遲緩, 翎瑋到了一歲,連爬都不會,剛開始走路時,手和腳不會使力,經常跌倒,撞斷牙齒。攙扶了半年,翎瑋才學會自己走路,但她的右腳張力過大,總是踮著腳走路, 無法踩得很平穩。後來醫師建議,每隔三個月施打肉毒桿菌,用來紓解腿筋的張力。除了父母的醫藥費負擔不輕,翎瑋每次還得忍受一次被扎九針的痛。
李翎瑋說:「為了走路能平衡,平常走路必須穿矯正鞋,有一段時間還穿著支架睡覺,非常不舒服。」但是為了正常的行走,再辛苦她都撐了過去,「媽媽平日會幫 我拉腳筋,紓解腳筋的張力。爸爸也用木材釘了一個斜板,讓我每天站在斜板上拉腳筋。雖然只有短短十分鐘,但剛下斜板時,還是痛得無法走路。」
李翎瑋雖然有先天上的殘缺,卻不灰心喪志,不僅利用運動場上的器材努力練習,還到醫院接受復健的動作訓練。最重要的是,她努力向學,曾獲得校內閩南語朗讀 比賽第一名,四格漫畫比賽的優等,在勤練鋼琴後,還通過了九級資格的認證。對李翎瑋來說,復健之路可能永無止境,她卻勇敢的面對挑戰,從完全不會走路,到 現在可以跑步,展現了生命的韌性和奇蹟。
圖說:李翎瑋有媽媽的扶持,不怕任何辛苦和困難。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