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單位:屏東縣基督教勝利之家
發佈日期:2011-06-27
訓練孩子如廁的經驗談
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早期療育中心
李承樺
您是否正在苦惱:為什麼孩子四歲了還不會自己上廁所?或是已經訓練半年了,孩子突然拒絕自己上廁所。甚至在白天憋著,到晚上包尿布時才大便在尿布裡呢?
請別太自責自己的方法不好,推估其原因,大多是孩子本身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例如:害怕去上廁所、對尿布有強烈的依賴感、無法理解大小便時必須去廁所、不明白什麼是大便小便………。
就 上述推估的原因而論,孩子從娘胎靠著母親提供養份與排泄廢物,到呱呱落地至一歲當中的時間,也許是一年、一年半等,大部分都需靠著「尿布」的協助來解決其 排便問題或是循序漸進的建立控制解大小便的能力,由此可知,這「尿布」對於此階段的孩子而言,其依賴需求可說是非常的強烈。更別說是當他/她開始漸漸脫離 沒包尿布,需要自己走進廁所脫下褲子,再行解大小便的動作時,這是需要多大的身心調適呀!
過 程中必會有閃失,尿褲子時大人們厭惡的眼光,對他/她不友善的言詞,都會造成孩子內心的恐慌、害怕等負面情緒產生,孩子們心想:「我寧願憋著,等會兒當媽 咪幫我穿上可愛的尿布時,我再解決我的生理需求。這樣一來,我就不用被那歧視的眼光及言語包圍,又可讓我全身舒暢,這可說是一舉兩得呀!」。也因此孩子會 出現憋尿或憋大便的問題,這真得讓各位家長們傷腦筋呀!所以就孩子對尿布的依賴而言,家長們可以試著讓孩子逐漸的除去包尿布的習慣。
當 孩子小便或大便在褲子上時,家長只須以直視的眼神,肯定的語氣告訴孩子:「孩子你尿尿了」「孩子你大便了」,讓孩子能了解他/她現在的行為名稱,並且教導 孩子和您一起處理善後。利用處理善後的時間,帶孩子到廁所以明確的指示讓孩子知道:「要尿尿或大便時要到廁所的馬桶上解決」。再者,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或 說故事的方式發展孩子到廁所大小便的概念,或是讓孩子先看著同年齡的小孩子上廁所,再鼓勵他模仿同年齡的小孩子上廁所,也是不錯的方法,儘量不要給孩子太 大的壓力,以免造成反效果。
然 而,家長們不禁會問:「我到底要如何教孩子上廁所?」「我要怎麼做孩子才會自己表達上廁所的意願,而不再尿褲子?」這些問題的確在以上所敘述的內容中很難 讓人看到或了解如何交孩子上廁所的步驟及方法,但是在教孩子上廁所的前序預備心態及正確的持續表達指示是各位家長首先要具備的。
當家長們已經具備教孩子上廁所所需要的耐心及恆心後,我們即將進入真正的「如廁訓練」時期,我將「如廁訓練」時期分成七大步驟:觀察期→定時行為執行期→善後處理期→提示行為與實踐行為期→行為的模仿與建立期→行為的內化作用期→完成期
一、觀察期
顧名思義就是要家長進行孩子大小便的時間觀察與記錄。家長需持續一個月觀察與記錄孩子大小便的時間,以作為日後安排定時如廁時間的參考。
二、定時行為執行期
家長依據孩子大小便的時間觀察與記錄表,得知孩子大小便行為發生的大部分時間,就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帶領孩子在廁所內大小便。
家長可以在帶孩子去廁所時告訴孩子:「到廁所尿尿/大便」,讓孩子能了解大小便就是要到廁所,也順便引導孩子學習說「尿尿」「嗯嗯」「小便」「大便」。
三、善後處理期
當孩子在大人的安排下固定上廁所的時間後,雖然可以減少尿褲子或包尿布的機率,但是有時候會因為身體不適、喝太多水…..等原因而不小心尿褲子或嗯大便在褲子上,此時大人們千萬別急著當個佣人把現場處理完畢。
此 時大人們可先帶入語言表達「你尿尿了」「你大便了」讓孩子能了解他/她現在正發生的行為名稱,然後大人們可帶著孩子一同處理善後〈如果孩子大便了,在處理 善後時,最好帶著孩子進入廁所,將大便丟入馬桶中,讓孩子更清楚大便要在馬桶上解決〉。順便教導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脫褲子→換穿褲子→擦地板→洗褲子/ 抹布→擰乾褲子/抹布→把褲子/抹布曬在衣架上….〉。
四、提示行為與實踐行為期
此時期就是所謂的〝播放唱片期〞,在這一個階段家長除了定時行為執行外,當發現孩子表現出要尿尿或用力的動作時,可先以言語表達的方式引導幼兒說:「我要尿尿」「我要大便」「我要嗯嗯」等語詞,讓幼兒能在語言不斷的提示下,慢慢學會能事先表示要上廁所。
五、行為的模仿與建立期
孩子的學習大部分的時間除了本身的自我探索與外界直接給予的舊有經驗外〈大人的指導〉,最主要的還是以模仿方式來學習新經驗。
此時期家長可以讓孩子跟著其他的同伴一同去上廁所,讓孩子漸漸藉由孩子之相互模仿的潛能,建立孩子自己上廁所的能力。
六、行為的內化作用期
在行為改變技術中除了運用了許多增強原理來建立孩子的正向行為外,其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幼兒的正向行為能不藉由外在增強原理而能夠自然而然表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內化作用」。
因 此如何讓孩子能夠將他所學習的或模仿來的行為模式〈大小便要到廁所、要上廁所時所表達的用語…等〉內化,這可要靠大人們善用增強技巧了。增強原理包含了正 增強和負增強兩大原理。正增強是當孩子能適當表達要上廁所的意願或是能自己去上廁所時,大人們就立即給予讚美或孩子所喜歡的物品或活動,以此增強孩子的適 當行為。負增強是如果孩子在學習後一直無法達到大人所設定的目標時,除了要求孩子一起處理善後外,並取消他所喜歡的活動或物品,或是規定他做不喜歡的活 動….等,那就會消弱孩子這非被接受的行為而逐漸導向符合大人期望的行為〈到廁所如廁〉,但是此一負增強的方式儘量避免少用,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受創及破 壞了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正向親子關係。所以要讓孩子如廁的行為能真正建立與內化,必須靠著大人不斷地讚美與鼓勵,讓孩子能從內心領悟到這就是他必須要執行的 如廁行為。
七、完成期
當 孩子的行為已內化完成,慢慢地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時,其實在如廁訓練當中可說是完成了85%,其餘的15%則為〝尿床〞的因素。在完成期中大人們可讓孩 子學習幫忙帶小弟弟/小妹妹去上廁所,讓孩子能體驗當小幫手的成就感及喜悅,進而增進孩子適當行為的內化,真正達成完整的如廁訓練。
以上七大點是從事教育以來,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如廁習慣所得到的一些經驗,從這些經驗分享當中,其實它們之間都是由鼓勵及明確的指示作為經驗的連貫,讓孩子能透過學習產生自信,覺得「哇,我也會做」「我好棒喔」,使得孩子的行動與自立能力範圍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